
体坛周报专访王少杰 家人帮我走出低谷健康是最大期待
在中国篮球的舞台上,王少杰的名字始终与天赋和潜力紧密相连。这位身高2米08的内线球员,从大学联赛CUBA的耀眼明星到CBA职业赛场的稳步成长,一路走来既有高光时刻,也经历过伤病与状态的起伏。近日,王少杰接受体坛周报独家专访,坦诚分享了自己职业生涯的心路历程,特别提到家人给予的力量,以及对未来的朴实期待。
低谷时期的家庭支撑
2021至2022赛季对王少杰而言充满挑战。脚踝反复伤病让他缺席多场比赛,场上表现也出现波动。当外界质疑声渐起时,是家人的陪伴成为他最坚实的后盾。我的父母从来不会用成绩评判我,王少杰回忆道,每次赛后接到他们的电话,第一句总是问我身体感觉怎么样。这种无条件的支持让他逐渐卸下心理包袱。
母亲特意从老家来到俱乐部所在城市,在他康复期间每天准备营养餐食父亲则搜集整理比赛录像,用红笔标注技术细节,做成简易手册寄给他。正是这些看似平凡的举动,让王少杰在职业运动员特有的高压环境中,始终保持着精神锚点。
伤病带来的心态转变
经历过三次重大伤病后,王少杰对健康有了全新认知。25岁那年左膝软骨损伤让他第一次意识到,运动员的身体不仅是谋生工具,更是承载梦想的容器。现在训练结束后,我会多花半小时做筋膜放松和冰敷,这些细节以前总觉得浪费时间。他坦言,职业联赛的密集赛程让很多球员忽视身体信号,直到伤病爆发才追悔莫及。
这种转变也体现在日常习惯上。王少杰戒掉了碳酸饮料,手机里装着专业营养师推荐的饮食APP,甚至开始学习运动康复知识。队友们开玩笑称他为队医助理,但他清楚,这些改变让自己在场上更有底气。
新赛季的双重目标
谈及即将到来的CBA赛季,王少杰的期待简单而务实。首要目标是保持全勤,用他的话说82场常规赛能站在场上就是胜利。技术层面,他正着重提升中距离投篮稳定性,夏季特训期间每天加练500次定点跳投。
国家队始终是王少杰不愿多谈却从未放下的梦想。去年落选集训名单后,他悄悄保存了国家队队服的手机壁纸。这种沉默的坚持或许正是家人带给他的特质用行动代替宣言,用汗水浇灌希望。
从青涩新秀到中生代球员,王少杰的成长轨迹印证着中国篮球人才培养的进步与阵痛。在这个商业价值至快的时代,他依然相信篮球最本真的快乐源于健康的身体和纯粹的热爱。正如采访结束时他说的那句话我现在懂得,能无病无痛地打球,本身就是种幸福。

2025-08-11 18:28